Search


目前紅斑性狼瘡治療只能透過類固醇,但往往有副作用,中研院基因體中心謝世良研究團隊指出,C...

  • Share this:


目前紅斑性狼瘡治療只能透過類固醇,但往往有副作用,中研院基因體中心謝世良研究團隊指出,C型凝集素5A (CLEC5A)基因已被證實是登革病毒及禽流感病毒造成人類死亡的重要致死因子,現在更進一步發現,CLEC5A基因也是對抗細菌感染的關鍵。

「過往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多採消滅致病細菌的治療方式,但若透過這個抗體,將有助於阻絕細菌帶來的影響,從源頭解決疾病」,謝世良說。

謝世良表示,未來透過藥物開發,希望能為紅斑性狼瘡提供另一種治療方式,此外研究團隊的另項研究成果也顯示出,阻斷CLEC5A或許可替潰瘍性大腸炎等發炎性腸道疾病,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此重要發現於8月21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

【閱讀更多】→
📋 CLEC5A基因被證實為對抗細菌感染的關鍵要角 【中研院新聞稿】
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4495

👉中研院發現關鍵抗體 可望治癒紅斑性狼瘡【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71932

👉急性細菌感染致死 中研院找到原因【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58835

👉中研院新研究 找到治療紅斑性狼瘡關鍵【蘋果日報】
https://goo.gl/CmjaAb

👉對抗細菌感染發炎CLEC5A成關鍵【台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對抗細菌感染 #自體免疫疾病 #CLEC5A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由【中央研究院媒體小組】經營的平台,作為中研院好朋友們交流互動用,幾點注意事項還請粉絲們彼此提醒喲! *發文請盡可能與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相關,勿濫用平台打廣告。 *有疑慮要發問,請保持基本禮貌,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歡迎各種評論,但禁止謾罵或人身攻擊等,違者將隱藏、刪除貼文或封鎖帳號。 *有非關本文的意見,請善用「塗鴉牆」或「私訊」,發文下明顯不相干留言將隱藏或刪除,保持版面一致性。
中央研究院官方粉絲頁
View all posts